古代有“孟母三迁”的故事,也有“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古语,今天的教育逐步印证了先人的智慧:小升小,小升初,不一而足——北京1000 w+的老破小学区房就是最好的证明。
在义务教育阶段,小升初的竞争受到了广大网友的批评,但是各地的父母和孩子仍然加入到这全面的军备竞赛中。
升学
接下来,让我们来看看小升初初竞争带来的好处。
第一, 小升初的竞争是对家长一次重要的检验,家庭教育查漏补缺还不迟。
父母都明白中考,高考对孩子很重要,但是到了初三,高三,你还有能力和时间来改善孩子的学习习惯和考试成绩吗?
很多家长看到冗长的数学物理问题,想帮助孩子学习的不仅仅是补习班,还没有更好的方法,到了这个年龄,孩子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不一定有爱情!所以,我们看到的现象是皇帝不急于太监急的常态。
而且小升初阶段,一般都是从3年级开始准备,就像我所在的重庆城市,不少佛系家长到5、6年级才开始准备小升初,虽然有点晚,但从结果来看,也可以上岸的适合重点中学。
10多岁的孩子在这个年龄阶段还是相当依恋父母的,安排的补习班即使再多也能照单全收,学习的内容也相对简单,即使不上补习班,厉害一点的家长也能自己花时间辅导,考验的就是家长的用心程度。
从数据上看,重庆主城区每个年级适龄学子大概在12万人左右,而最好民办和公办重点初中大概能提供2万个学位,也就是说只要家庭经济情况允许,只要家长和孩子在小学高年级阶段积极准备,进入重点初中远比媒体宣传的简单得多,也不用太焦虑。
而在这个准备的过程中家长通过信息收集,相互交流学到的家庭教育经验肯定对孩子未来的成长起到长久的效用。
第二, 孩子在准备小升初的过程中的成长。
到了六年级,班上的孩子一定会讨论将来上哪所中学。当你的孩子在同学朋友面前大声说自己被重庆最好的中学录取时,不是很开心吗?
至于成绩中等以上的同学,无论他们是否在准备升职,到了升学的时候,都有机会参加重点初中的选拔考试,比如重庆各区重点初中都有统考,让优秀的孩子有机会上好学校,同时,每个私立学校也有机会选拔出好苗子。
曾经有一位家长就分享过孩子的成长:一次次小升初的准备与考验中,孩子长大了,知道人外有人,山外有山了,学习起来也更有动力了。到了初中后也一直保持优秀,参加了学校的数学竞赛培训,在高二就提前被清华数学英才班录取。
让孩子多参加小升初活动,见见世面,看看身边的牛娃到底有多厉害,不用家长要求,自己就开始学习课外知识,何乐而不为呢!
第三, 让学校找到好苗子,好老师配合好学生!
近期网上流传着深圳中学招聘公示,录取的新老师都是清北北大的毕业生,网友惊呼师范大学的饭碗都被抢走了!
诚然,我们心中的好老师应该是“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无私奉献型的劳模,随着社会市场化的深入,教师的价值也要体现在实际收入上,而名师也有了更强的动力把时间花在研究教学管理学生上。
因材施教早在2000年前就成为先贤的教育原则,对于优秀 的学生需要拓宽更广阔的视野,学习更多的知识技能,而普通的学生则更需要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学习方法,正所谓最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经过小升初的竞争之后,六年级的暑假,名校的竞赛培优选拔就开始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学5大学科的竞赛是为顶尖学子设计的赛道,虽然最终获奖报送的人数稀少,但参与学习,实际受益的的孩子却非常多!
而竞赛培优的机会只有名校才能提供,因为能成为各学科竞赛的教练也都是同龄人中的姣姣者,属于真正的教育稀缺资源。
综上所述,作为一名后知后觉普通家长,面对孩子的小升初,我想说的就是尽力而为!
自家的娃儿在学校成绩一直都不错,只上了美术,钢琴,书法的兴趣班,到了四年级暑假才听说有小升初的考试,本来想孩子成绩在班上也前10的水平,考个重点初中应该问题不大,于是找了些小升初考试的资料才发现,数学难度大,奥数知识占比超过一半,想要的高分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于是,咨询了多家培训机构,网上收集了各种信息,最终决定使用网上的数学课程。
经过一年的时间的学习和准备,终于在六年级上岸理想的学校。(具体过程以前的文章有介绍)
和孩子一起经历了这次小升初考验之后,我总是对后来的朋友说,准备要趁早!
因为,名校的理创班,实验班都是经历过长期学习竞争的娃,像我们这样临时抱佛脚的操作,是很难成为顶尖选手的!
当然,即使上不了最顶尖的名校,在最普通的中学也有成绩好坏之分。抓好基础,做好预习,在新的学校和班级重新开始,未尝不是好的选择。